
新湖南客户端3月20日讯(通讯员 粟冬梅 罗治富 陈宇)“足有山川秀,添来景扬新;天桥干群今劳心,修条踏步登凉亭.....。”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古阳镇天桥山村80多岁的村民吴心龙刚做的词。“作为天桥山村民,我年轻时就一直想着怎么让天桥山得到开发、怎么让村里变得越来越好,现在我不仅看到了景区得到了初步开发修了栈道,村里每天都热闹非凡,村里的河道公路也得到了改造升级。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气更旺了。”对于村里的变化,吴心龙由衷的感慨道。
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何种形式得到有效实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古丈县发改局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小微项目施工、以工代赈项目等,多举措推进天桥山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增强民生福祉。
(一)大力推动“村级工程村里建”,实现高质高效
2021年古丈县发改局到天桥山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经过调研,发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单一,收入低的问题。考虑到村内建筑施工能人较多,有泥工、木工、水电工等技能人员30余人,其中持有资质证书的就有10余人,大多数人在种茶、耕种等工作之余,还有较多空闲时间。同时村里的基础设施、产业等项目又均通过外包由外来施工队建设。考虑到这些问题,经村支两委开会研究,决定成立村集体经济施工队,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将村里的“土专家”和有就近务工意愿的脱贫户组织起来,利用农村各类基建资源,采取“村集体+能人+脱贫户”的模式,成立建筑施工队。该提议随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村施工队法人由村支书、主任担任,施工队成员优先由本村村民组成。施工队成立后,村里的技术含量低、投资额度小的小微项目不再进行外包,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指定村集体经济施工队实施。成立村集体经济施工队既解决部分本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结合,也能有效帮助脱贫人口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增收。今年来村集体经济施工队已实施项目4个,共投资158万元,实现就业80余人次,共发放农民工工资24万元,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天桥山村集体经济施工队施工中
(二)大力促进“闲置土地集体种”,实现稳产增收
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量土地闲置,为了加强闲置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增加群众收入,村党支部引领本村党员群众带头率先流转,积极鼓励农户把闲置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运营,既让农户获得了租金,也让合作社发挥了带动作用,同时农户还可在本村和周边打零工,又多了一份务工收入。今年来,天桥山村已流转土地278亩用于种茶叶、油茶、烟叶。通过土地流转,不仅把闲置土地变增收资源,推动土地资源由分散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带动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力带动了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企业、农户、村集体多方共赢。截止到目前,共有278亩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
天桥山村村民在村集体土地务工
(三)大力推进“以工代赈促振兴”,实现村强民富
“我干了105天,得到收入12600元,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为村里的建设出一份力,现在村里不仅河道清理干净了,岸边道路也拓宽了,铺了草砂路,天桥山也得到开发修了天梯,每天热闹非凡。”村民李洪参与了村里河道治理、修筑天梯等工程。大力推动乡村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可直接带动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使其能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鼓起“钱袋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考虑到村里就业岗位少,内在增收动力不足等问题,古丈县发改局充分发挥后盾单位职能作用,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鼓励支持脱贫群众参与到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来,共享发展成果,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加大资金倾斜力度,优先安排了140余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以点带面,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公共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天桥山进村道路采用以工代赈模式施工修建
下一步,天桥山村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村级项目村里建”“以工代赈”“集体产业”“天桥山文旅”等方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努力将天桥山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责编:张雨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曝光台丨古丈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2月14日城区不文明行为
国土绿化扮靓美丽中国(绿色家园)
元宵节快乐!
湘西申旅丨让“神秘湘西”成为最美最恋的诗和远方
湘西州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提醒
申办全省首届旅发会,湘西准备好了!
新春走基层 新山乡巨变·小河咀村:年年有“鱼”过大年
“五必须五严防” 安全无忧保太平
下载APP
分享到